《著作权法》修订!音乐人如何应对“翻唱侵权”新规?

2025-09-03 17:35:27      来源:星闻界

一、《著作权法》新规中关于“翻唱”的核心变化解读

首先,需要明确一个法律概念:翻唱涉及对音乐作品词曲版权(著作权) 的使用,与录音制品版权(邻接权)是两回事。翻唱新规主要针对词曲版权。

新规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 《著作权法》第四十二条

使用他人已有作品进行表演,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,并支付报酬。
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,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,并支付报酬。
……

虽然这条规定并非全新,但新法将其位置提前并加以强调,明确了各方责任。其核心要点在于:

  1. “免费翻唱”时代彻底结束无论是否商用,无论是否盈利,只要公开表演(包括现场演出、网络直播、录制短视频、上传至音乐平台等)他人受版权保护的作品,原则上都必须先取得许可,并支付报酬。过去常见的“先使用后付费”或“不盈利就不算侵权”的模糊地带被大幅清除。

  2. 责任主体更加明确

    • 表演者(音乐人本人):有义务确保自己使用的作品已获授权。

    • 演出组织者(Livehouse、音乐节主办方、平台方):法律明确要求由组织者负责获取版权许可。这意味着平台和主办方的责任被强化,他们必须解决版权问题才能组织活动。


二、音乐人如何具体应对?—— 一份行动指南

面对新规,音乐人不应感到束手无策,而是应将其视为保护自身原创权益和规范行业秩序的机遇。

** scenario 1: 如果您是“翻唱者”**

当您想翻唱别人的作品时,请遵循以下路径:

  1. 第一步:查询与确认版权归属

    • 一首歌的版权通常由词作者、曲作者音乐出版公司共享。

    • 可以通过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(音著协,MCSC) 的网站或APP查询大部分歌曲的版权信息。音著协是中国最大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,管理着海量的音乐作品版权。

    • 此外,许多大型唱片公司或音乐平台(如腾讯音乐、网易云音乐)也有自己的版权管理部门。

  2. 第二步:获取授权与支付报酬

    • 通过音著协获取一揽子许可:这是最常用、最便捷的方式。音著协代表大量词曲作者授权其管理的作品。您可以直接向音著协申请许可并支付统一的版权使用费。这对于Livehouse演出、音乐节等场景非常高效。

    • 直接联系版权方:如果您翻唱的是某位独立音乐人的作品,或者需要更具体的授权条款(例如用于商业广告),可以直接通过社交媒体、唱片公司或音乐平台联系到版权方进行协商。

    • 通过平台获取授权

      • 短视频/直播平台(如抖音、快手、B站):这些平台通常会与音著协等机构达成整体合作,为用户提供曲库。在平台提供的正版曲库中选择歌曲进行翻唱,通常意味着平台已帮你解决了大部分版权问题(但具体需阅读平台协议)。

      • 音乐流媒体平台(如网易云、QQ音乐):上传翻唱作品时,平台通常有专门的“翻唱认证”通道,会引导您完成授权流程。

  3. 第三步:明确标注与署名

    • 在任何翻唱作品中,都应清晰注明原词曲作者姓名作品名称,这是对创作者最基本的尊重,也是法律的要求。

Scenario 2: 如果您是“原作者”

当您的作品被别人翻唱时,新规更好地保护了您的权益。

  1. 加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(如音著协)

    • 将您的作品登记在音著协,由他们代为管理表演权、广播权等,帮您向各类使用者收取版权费。这是“躺着收版税”最主要的方式。

  2. 主动进行版权登记

    • 虽然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就自动享有著作权,但在国家版权局指定的机构(如中国版权保护中心)进行自愿登记,可以获得一份强有力的权属证明,方便在维权时出示证据。

  3. 监测与维权

    • 利用数字平台提供的监测工具(如各平台的侵权投诉通道)或第三方监测服务,发现未经授权的翻唱行为。

    • 首先可以友好地发出通知,要求其补办许可或署名;若无效,则可通过平台投诉机制下架内容,或寻求法律途径解决。


三、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

  • 误区一:“非盈利就不侵权” → 更正:新法下,是否盈利不再是侵权的豁免理由。校园演出、慈善义演等同样需要获得许可,但报酬可以协商或减免。

  • 误区二:“我注明了原作者就不侵权” → 更正:署名是义务,但获得许可是前提。仅仅注明来源并不能替代授权和付费。

  • 误区三:“唱几句没关系” → 更正:法律并未规定“几句”以内算合理使用。判断核心在于是否影响了原作品的正常使用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。用于短视频BGM即使很短,若传播量巨大,也可能构成侵权。

  • 注意“合理使用”条款:《著作权法》第二十四条规定了“合理使用”的情形,如“为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欣赏,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”,但公开表演和网络传播基本不在此列

总结给音乐人的核心建议:

  1. 翻唱前,先许可:养成“先授权,后使用”的职业习惯,主要通道是音著协平台曲库

  2. 原创者,要登记:尽快将您的作品在音著协登记,并考虑进行版权自愿登记,方便管理和维权。

  3. 靠平台,走流程:充分利用各大平台内置的版权管理和授权系统,这是最省力的合规方式。

  4. 重署名,尊原创:无论何时,清晰标注原作者,尊重他人的创作成果。

新《著作权法》的落实是一个过程,但它无疑正在推动中国音乐产业走向更规范、更健康的未来。主动适应规则的音乐人,不仅能有效规避法律风险,更能成为构建良好音乐生态的积极参与者。

[责编:金华]

大家都在看



推荐阅读
一、法律层面:如何界定抄袭? 在法律上,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的 具体表达 ,而不是 思想或风格 。这是最核心的原则。 这意味着: 不受保护 :歌曲的风格、主题、情感、通...
2025-09-03 17:39:16
一、硬件升级:从毫米级到神经级的感知革命 1. 动作捕捉精度突破 光学动捕 :采用NOKOV Mars系列光学系统,实现亚毫米级(0.1mm)动作捕捉,结合1000fps帧率,精准还原玩家...
2025-08-27 16:20:13
一、新民谣的界定:从校园民谣到城市民谣的转型 1. 传统民谣的基因 叙事传统 :继承20世纪80年代校园民谣的叙事性,如《同桌的你》《一生有你》以校园生活为蓝本。 情感共...
2025-08-27 16:18:57
一、经济压力:兼职与副业成常态,数字平台收入占比提升 1. 收入现状 低收入群体占比高 :2020年数据显示,50%的非学生音乐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,仅9.3%月收入超1万元。20...
2025-08-27 16:17:14
一、地理环境:自然条件对音乐风格的硬编码 1. 西北:粗犷与苍凉的大地之声 地理特征 :黄土高原、戈壁沙漠的广袤与干旱,塑造了西北音乐高亢、直白的特质。 音乐案例 : ...
2025-08-27 16:13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