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非遗”改编影视遭抵制!传统文化创新边界在哪里?

2025-10-27 17:29:25      来源:星闻界

非遗改编影视的传统文化创新边界在于尊重文化内核、避免法律风险、保持创新与本真的平衡,并推动活态传承。以下从法律、文化、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分析:

一、法律边界:规避侵权与名誉损害

  1. 著作权保护
    非遗中的传统音乐、舞蹈、故事等受《著作权法》保护。影视改编需获得权利人授权,否则构成侵权。例如,动画电影若借鉴传统剪纸、年画元素设计角色,未明确权益分配可能引发纠纷。改编时需遵循“许可-改编-报酬”流程,确保原作者权益。

  2. 商标与专利风险
    影视中使用的非遗相关商标(如舞蹈服饰品牌)需避免与已注册商标混淆。若开发非遗专利技术(如陶瓷造型)的衍生品,需获得专利持有人许可,否则构成侵权。例如,某电视剧未经授权使用花丝镶嵌工艺专利,被指侵权。

  3. 名誉权保护
    影视不得歪曲非遗传承人或项目。将非遗与迷信结合,或对传承人进行负面描绘(如塑造成争强好胜、品行不端的角色),可能侵犯名誉权。创作需秉持客观态度,避免公众误解。

二、文化边界:坚守内核与动态平衡

  1. 非遗的动态性
    非遗随时代演变,但核心文化基因需保留。例如《哪吒2》改编传统故事时,保留了哪吒叙事的核心元素。创新需以非遗本体为核心,避免脱离文化根基。

  2. 形式与内容的平衡
    影视需避免“形式化”呈现非遗。部分作品将茶道简化为动作流程,忽略“和静清寂”的哲学内核;武术呈现仅停留在招式层面,未体现精神传承。这种片面化解读可能导致文化折扣,尤其影响外国受众的理解。

  3. 资源虹吸效应
    热门非遗项目可能因影视曝光过度商业化,导致“好的越好、差的越差”。低成本仿制品挤占精工细作的市场,需建立保护机制,如通过专利、商标等法律手段维护非遗权益。

三、实践边界:创新路径与活态传承

  1. 科技赋能与沉浸体验
    运用数字扫描、3D建模等技术记录非遗,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。例如敦煌莫高窟通过数字模型让飞天“动起来”,实现古今情感牵系。

  2. 设计激活与日常融入
    将传统纹样、工艺元素融入现代服饰、家居用品等设计,使其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感。例如苏州缂丝与碳纤维结合制成箱包,成为高端时尚单品。

  3. 跨界融合与经济赋能
    推动非遗与旅游、教育、演艺等产业深度融合。例如开发非遗主题旅游线路、体验课程、互动展览,或通过微短剧讲清工艺历史脉络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将非遗与演艺、美食结合,形成可持续消费链条。

  4. 活态参与与社会功能
    构建活态参与系统,降低传播壁垒。例如东阳木雕通过直播带货、定制服务让消费者参与设计,南京云锦博物馆推出AR寻宝游戏,让游客解谜任务中了解织机原理。

[责编:金华]

大家都在看



推荐阅读
年轻化改编红色经典需以尊重内核为前提,在创新与本真间寻找平衡。过度娱乐化易致经典失真,而合理创新能激活传统价值,关键在于改编是否忠实于原作精神、历史真实与观众审...
2025-10-27 17:30:46
国风避免形式化需从文化内核深耕、艺术表达创新、产业生态规范三方面入手,以汉服复兴和古风歌曲为例,具体策略如下 : 一、文化内核深耕:从符号堆砌到精神传承 历史典故...
2025-10-27 17:28:05
一、资源错配:明星特权与公众现实的割裂 明星倡导素食常被批评为现代版何不食肉糜。许多明星拥有专业营养师团队,能通过定制化饮食方案(如补充蛋白粉、维生素)确保营养...
2025-09-05 15:55:44
叙事框架:跨越时空的女性抗争史诗 《致命女人》以同一幢豪宅为舞台,将三位分别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、80年代及本世纪10年代的女性故事并置。这种设计不仅构建了跨越半个世...
2025-09-05 15:54:26
《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》成为爆款的核心原因在于:它以细腻的叙事打破泰腐剧套路,通过普吉岛的浪漫背景、电影级视听语言、对LGBTQ+群体身份认同的深度刻画,以及真实情感共...
2025-09-05 15:31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