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男性美妆博主”崛起!“他经济”如何打破传统审美?

2025-09-05 15:17:53      来源:星闻界

“男性美妆博主”的崛起与“他经济”对传统审美的突破,本质上是男性消费逻辑从“功能满足”转向“自我表达”的集中体现。这一变革通过打破性别标签、重构消费场景、激活圈层认同三大路径,重塑了审美话语权与市场规则。

一、打破性别标签:从“男性不化妆”到“精致男孩”的认知革命

  1. 社会观念的松动
    男性美妆博主的崛起,直接挑战了“化妆是女性专属”的刻板印象。数据显示,中国抖音、快手、B站三大平台男性美妆博主占比均超20%,且18-24岁博主占比最高。他们通过专业产品测评、个性化妆容教程(如“裸妆”“职场妆”)等内容,证明男性同样可以精通美妆技能,甚至比女性更懂男性肤质需求。例如,某男性美妆博主在直播中5小时成交353万元,带货能力超越部分女性博主,印证了市场对男性美妆话语权的认可。

  2. 品牌策略的转向
    国际大牌(如LV、Dior)与本土新锐品牌(如理然、亲爱男友)纷纷推出男性专属产品线,并通过男性代言人(如杨洋、王俊凯)和博主合作,将护肤、彩妆与“自信”“专业”等价值观绑定。例如,理然凭借“新男士护肤”定位三年销售额破10亿元,其产品设计摒弃传统“黑色/深蓝包装+洁面三件套”模式,转向简约科技风,弱化性别符号,强调功效与体验。

二、重构消费场景:从“功能性护理”到“悦己型投资”的需求升级

  1. 颜值经济的精细化
    男性美妆消费已从基础清洁延伸至抗衰、医美等高端领域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男性护肤品市场规模突破170亿元,同比增长17%;轻医美男性用户占比达15%,规模超340亿元,年增速20%。例如,植发、肉毒毒素祛皱等项目男性客单价达女性的2.75倍,反映男性对“外貌焦虑”的应对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投资。

  2. 场景化营销的渗透
    品牌通过“职场形象管理”“约会妆容”等场景化内容,将美妆与男性生活场景深度绑定。例如,欧莱雅男士推出“淡纹耀白系列”,主打职场精英抗衰需求;碧欧泉通过“保湿修护”概念吸引运动人群。同时,短视频平台的“五分钟变帅”教程、AI测肤小程序等工具,降低了男性化妆门槛,推动消费从“小众尝试”转向“日常习惯”。

三、激活圈层认同:从“个体消费”到“群体符号”的身份建构

  1. 兴趣消费的社交货币化
    男性美妆与电竞、骑行、钓鱼等兴趣圈层深度融合,形成“中产三件套”(特斯拉、萨洛蒙、拉夫劳伦)、“中年三件套”(茅台、钓鱼、始祖鸟)等消费符号。例如,中国2亿钓鱼爱好者中80%为男性,他们通过高端钓具、专业户外装备展示身份认同;而男性美妆博主通过分享“精致生活”内容,成为圈层内的意见领袖,推动消费从“功能满足”转向“社交价值”。

  2.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碰撞
    中国男性美妆市场正通过文化输出影响全球审美。例如,完美日记在Shopee平台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达12%,薇诺娜入驻5000家海外药店,形成“药妆+专业渠道”的差异化路径。与此同时,国际品牌加大在华研发投入,争夺高端市场份额,倒逼本土品牌通过“国潮美学”(如李宁“中国李宁”系列)和科技赋能(如AI测肤、定制化护肤方案)构建护城河。

四、挑战与未来:从“流量驱动”到“价值驱动”的进化

尽管男性美妆市场增速显著,但仍面临观念阻力(如部分群体对男性化妆的偏见)、教育成本高昂(男性化妆新手占比高)和产品适配性不足(包装设计、使用体验偏女性化)等痛点。未来突破方向在于:

  • 技术赋能:AI测肤、虚拟试妆等技术降低退货率,提升用户体验;
  • 内容创新:通过短视频、互动剧等形式,将美妆与男性情感需求(如职场压力、婚恋焦虑)结合,增强共鸣;
  • 价值观输出:将“自我护理”从性别角色解放为健康管理方式,例如联合利华收购的Dr.Squatch通过“硬汉与敏感性并存”的营销策略,打破传统男性气质框架。

“男性美妆博主”的崛起与“他经济”的爆发,本质上是男性消费从“沉默支付”到“主动表达”的革命。当男性开始为“人设、圈层与情绪价值”付费,美妆已超越产品功能,成为身份认同的载体。这场变革不仅重塑了审美标准,更预示着一个更包容、多元的消费时代的到来。

[责编:金华]

大家都在看



推荐阅读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难以复制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成功是文化基因、模式创新与时代共振的产物,而当前综艺市场面临创新乏力、同质化严重、观众审美疲劳等困境,使得同类节目难以突...
2025-09-05 15:20:05
一、 女性创作者上桌: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表达 女性视角的崛起 女性创作者正成为内容市场的核心驱动力。以影视行业为例,2025年女性导演、编剧的作品占比显著提升,如《难哄...
2025-09-05 14:59:05
《赘婿》作为爽文改编影视的爆款,通过 身份错位逆袭、认知降维打击、密集打脸节奏、喜剧化反套路 四大核心策略,精准拿捏观众打脸快感,同时以 性别议题争议、演员适配度...
2025-09-05 14:56:44
观众爱上嗑糖(即沉迷于CP的甜蜜互动)的现象,是情感需求、娱乐放松、社交认同、心理代偿、文化消费以及神经科学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,具体分析如下: 1. 情感需求:对理想...
2025-09-05 14:54:49
一、政策核心:从粗放管理到精准征管 1. 税收新规的四大关键调整 计税方式革命 : 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方式由原来的固定比例(20%-40%)调整为累计预扣法,适用3%-45%的七...
2025-09-01 16:02:39